前言
中文一個字或是一個詞就可以表達多種、或者是特定的意義,是十分玄妙且有歷史底蘊的語言、文字,流傳在現在使用的人數也非常多。
但中文流傳到現在,許多詞語被簡化、誤用,所以筆者決定分享一些有關詞語的小知識。以下筆者將會提到有關字誤用、讀音誤用、意思誤用的常見詞語,希望讀者能耐心閱讀完並理解吸收。
字誤用
例子一:
打線上遊戲時,敵人節節敗退,我方隊友就說:「我們應該趁勝追擊」。這句話哪裡有錯誤呢?其實就是「趁ㄔㄣˋ勝追擊」,正確的寫法是「乘ㄔㄥˊ勝追擊」。
趁ㄔㄣˋ:利用某個時機,如:趁熱打鐵、趁火打劫。
乘ㄔㄥˊ:乘機、乘勢之意。
雖然這個錯誤用法不會使人誤解大體上的意思,但實際上還是有些微的差距,且成語本身是古代沿襲下來,是中華文化的一部分,我們應該要予以尊重。
例子二:
我剛剛和隔壁老王對奕了幾盤棋。
哪裡有問題呢?「對奕」是錯誤用法,正確來說是「對弈」。
奕:大、美、神采奕奕,較正面的意思。
弈:下棋(圍棋、五子棋)。
按《說文解字》奕、弈二字音同異意。
《論語.陽貨》曰:「不有博弈者乎。」
《小爾雅》曰:「棋局謂之弈。」
《左傳.襄公二十五年》:「視君不如弈棋。」「弈者,舉棋不定,不勝其耦。」
《孟子》:「今夫弈之為數。」
《孟子.告子上》:「使弈秋誨二人弈。」
歐陽脩《醉翁亭記》:「射者中,弈者勝。」
《方言》云:「圍棋謂之弈。自關東齊魯之閒皆謂之弈,蓋此戲名之曰弈。故說文弈从廾,言竦兩手而執之。孟子言弈秋善弈,秋自以善弈而著名也。棋者,所執之子,以子圍而相殺,故謂之圍棋。沈氏云:圍棋稱弈,取落弈之義也。」
寫了正確的寫法,不僅可以尊重對弈者,還可以了解中華文化喔(希望讀者能搜尋以上文獻,以便了解)。接下來再來介紹幾個常讀音誤用的詞語,因為較容易理解及吸收所以直接列出。
常讀音誤用詞語
星宿ㄒㄧㄡˋ:星象。
著ㄓㄨㄛˊ想:設想。
造詣ㄧˋ:學問、技術所達到的水平。
不屑ㄒㄧㄝˋ:輕視。
按捺ㄋㄚˋ:壓抑、忍耐。
回溯ㄙㄨˋ:回顧、回想。
連袂ㄇㄟˋ:一同來到。
妊娠ㄕㄣ:懷孕。
證券ㄑㄩㄢˋ:憑證,證明其所有權或債券等私權的證明文件。
校ㄐㄧㄠˋ正:校對,是出版編輯過程裡的一個必須工序,按照原稿去審查訂正排印或繕寫的錯誤。
這十個詞語視筆者認為常常念錯的詞語,若之前有念錯的話,可別再繼續喔。接著再介紹意思常被誤用的詞語吧。
意思經常誤用詞語
空穴來風:
萬人空巷:
炙手可熱:
危言危行:
人不為己:
後言
希望以上內容能幫助大家,也算是筆者推行中華文化的理想的更進一步。
江長官好!
回覆刪除HI
刪除